20岁的思考
世界上最不需要努力就能得到的东西当属时间,一转眼我就要二十岁了。二十岁生日,这个我一直觉得非常遥远的日子,忽然就来到了眼前。相比之前令我期待的十八岁,二十岁却或多或少给我一种措手不及的感觉。这不仅意味着我不再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而是我的人生由此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之前的我可以心无旁骛,仅专注于学习和提高自己,而在这个新阶段里则需考虑更多——立业,甚至成家,这也意味着,从现在开始我要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以一个真正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一下子感觉沉重了许多。
记得是 14 年 12 月走出校门,4 年过去了,依稀走过荆州、揭阳、武汉、广州、中山、深圳、南昌、抚州、苏州、上海。每走过一个地方就是一种新的人文体验,交了很多朋友、听了很多有趣的故事,自己也同样谱写了很多有趣的故事留给别人。
在揭阳搬砖的时候认识了一群工友,其中和姚叔叔恰巧是同乡,倍感亲切,每晚都会一起吃着大锅饭聊着天说说今天又能划多少钱,记得还许诺说等姚叔叔家里面更换气派点的大门的时候我会去买一卦鞭炮前去庆贺,后来一别就再也未见,那个时期的我还很迷茫,不知道自己下一步会去做什么,也不会去想这些,就觉得跨出了校门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由,就算是搬砖都觉得很服气。
在武汉跟舟哥一起第一次创业的时候在一个新的行业里面觉得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刚开始各种好奇驱使着我学习的很快,每一天都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慢慢的就会很傲慢觉得自己技术要上天了,其实每天晚上躺在床上自己想着心里很清楚自己才几斤几两,半吊子水平,后来学习曲线陡了起来,需要花时间去研究和积累了,对于那个时候的我肯定没有想到我后面的几年会去靠这行来吃饭。
在广东的时候其实我很是纠结,我到底是该去做生意还是该接着坚持做技术,最后还是明确了自己的方向,选择了技术。那个时候才真正的去思考了自己之后要靠什么去立足去生存,然后靠着自学到的水平入职到了华艺,其实对于自己能够入职华艺我是很高兴的也是很惊讶的,后来有很多朋友都说我那个时期真的是运气好,在那里第一次因为学历的事情让我感受到了一点点的不愉快,但是也同样是第一次让我感受到了技术是可以弥补上这一短板的很有力的武器,记得 ceo 当时说过这样一句话:“211 的硕士我才给他一万,你只是一个 18 岁的高中毕业生,凭什么我要给你八千”,这句话其实在我当时是会很无力的去反驳的,但是 cto 老陈帮我说过一句话:“那你就让 211 的那个硕士来做他的任务嘛,你看硕士做不做的了,人家能解决问题就是本事”,这件事情可能一直影响着我,乃至于现在我自己公司招人的要求从来都是看能力说话不卡学历,因为我相信有很多和我一样出身的朋友,他们对于一份体面工作的渴望并一定会更加努力的去做好自己的工作。
回到武汉后在智搜曾哥的带领下锻炼了一年,技术上算是进步最块最显著的一年,以前都是自己琢磨,现在是有人带着跑,确实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但是该踩的坑还是一个不少,我们常常开玩笑说技术就是在一个个坑当中去提高和成长的,没有坑的存在就没有我们存在的意义,所以在智搜的那一年算是我这四年中最打基础的一年。
在我二十岁到来之际也正好是公司成立一周年的日子,不禁感叹时间的力量,一年前自己凭着一腔孤勇在一个聊天群里和先前找的两个朋友作为合伙人简单商量了一下就拿着我的信用卡去把公司给办了,没有谁煮小米粥,也没有谁开香槟。
想到了创业之路会很艰苦,想过了会像中国合伙人里面一样我们三个人发生争吵,但是没想到会发生的那么快,短短三个月内,因为各种谈不拢先后两位合伙人相继离去,最后一位还成功的让我进了三次派出所和将我告上了法院,最后所有事情都是一一解决完后才明白真的和朋友一起创业最后真的会刀锋相对,朋友都没得做。
后来我去找到了曾哥,跟他去谈了几次才确定下来曾哥加入合伙人,就这样才算是走上了正轨,有了主力输出心中才得以安定,一年的时间我们发展的相对于专业的互联网公司来说算是比较慢的,这一年中我也在不断的和曾哥讨论我们两在技术上的提高和在管理上的提高,以及各种抗压能力的提高,我们一起经历了在我家办公,后来搬到写字楼去办公、第一次约谈员工、第一次劝退员工、第一次同意员工的转正申请、第一次感觉为了希望熬了通宵等等,觉得创业的生活很奇妙,很多新的体验和新的问题会出现等待着我们去解决。
一年对我们来说算是一个纪念节点,未来的路还很长,还需要一起去随着优燃佳一起成长。